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研究院要闻 |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 1月项目路演回顾
来源: | 作者:北大苏南研究院 | 发布时间: 2025-02-19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5年1月,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举办了3期线上路演活动,共计7个科创项目团队参加活动,参加1月线上路演活动的项目如下:

北极芯免疫纳流控芯片检测项目、汽车诊修大模型项目、流程工业智能化项目、微流控器官芯片系统项目、功能复合薄膜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智辽GPT项目、高品质智能遥感相机项目。


以下是三场路演项目的概述:


Day

2025年1月概念验证中心线上路演(1月4日)

项目一

北极芯免疫纳流控芯片检测项目

北极芯免疫纳流控芯片检测项目采用首创的纳流控技术,具备灵活多变的靶标选择和飞克级超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能力,能实现多种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团队依托北京大学和杜克大学,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经验,已申请9项发明专利和12项软著专利保护。另外,团队还建立了完整的试剂开发平台和服务体系,能够为急诊、神经疾病等领域提供快速、灵敏、小型的POCT技术平台。

北极芯免疫纳流控芯片检测项目路演

项目二

汽车诊修大模型项目

乐意修科技项目团队专注于汽车诊修领域,成功研发出一款汽车诊修大模型。团队凭借整车级AI诊断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实现对车辆故障的快速精准诊断。乐意修科技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和准确性,还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其核心团队由来自清华、复旦等高校的专家组成,拥有丰富的汽车产业和AI技术经验,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此外,团队还构建了完善的业务模式和生态系统,包括与汽车品牌合作、加盟门店拓展等,为产品的应用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汽车诊修大模型项目路演


Day

2025年1月概念验证中心线上路演(1月11日)

项目一

流程工业智能化项目

赛普技术项目团队开发的核心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技术和智能专家技术包,融合机理模型与大数据模型的智能化技术,可实现流程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经济效益。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炼油、石化、油气、煤化工等多个流程工业领域。目前,赛普技术已围绕核心技术拥有 11 件专利和 20 件软件著作权,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与运营体系。

流程工业智能化项目路演

项目二

微流控器官芯片系统项目

精微格致项目团队深耕于药物安全性评价微流控器官芯片系统领域,基于质谱-在线-多组学技术,融合仿生结构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开发一款微流控器官芯片系统,可实现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精准评价,显著提升新药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同时解决传统药物安评技术的瓶颈问题。其产品未来有望应用于医药制造业企业、新药研发机构、大学、药品检验机构及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等。

微流控器官芯片系统项目路演

项目三

功能复合薄膜的开发与应用项目

清融科技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掌握了功能复合薄膜材料综合性能调控及连续化制备等核心技术。团队针对传统功能薄膜存在的物理性能限制、单一功能性等问题,基于多尺度调控技术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电介质复合薄膜材料及相关产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连续化制备工艺及装备,能够实现功能复合薄膜的规模化生产。目前,项目正进行新一轮融资,旨在加速技术的市场推广与产业化进程,助力新能源、AI 等领域发展。

功能复合薄膜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路演


Day

2025年1月概念验证中心线上路演(1月18日)

项目一

智疗 GPT 项目

智疗 GPT 项目团队由耶鲁、清华及剑桥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学者组成,团队针对传统临床试验存在的费用高昂、耗时漫长、失败率高等问题,研发出智疗 GPT。该产品能精准匹配患者、预测不良事件,已在北美多家上市公司药厂成功部署。目前,项目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收获超百万美金收入。团队正在开展新一轮融资,以进一步拓展该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加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智疗 GPT 项目路演

项目二

高品质智能遥感相机项目

来自北京重眸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品质智能遥感相机项目团队,针对国内商业航天光学遥感相机产能严重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的痛点,开发出分辨率优于 0.5 米、重量优于 80kg 等指标先进、品质优良且智能化的遥感相机。相比传统遥感相机的研制模式,团队采用 “用户-载荷-卫星-用户” 的创新研制链路,联合平台、用户共同研制高性价比卫星。在商业模式上,团队与多家星座运营方和卫星制造公司开展合作,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商业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该项目有望在遥感相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高品质智能遥感相机项目路演


未来,概念验证中心将定期举办项目路演,诚邀各界持续关注,推动科研成果对接市场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关于我院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北京大学乃至全球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以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公共测试服务和产业人才培养,并通过产业基金的设置与运用,培育一批战略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核心企业上市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原始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服务地方和国家产业发展和转型需求、服务北京大学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发展目标。